硅股网

- 人工智能AI工具箱
首页 / 杂谈 / 正文

网络暴力不可忽视

qqpindaovip 2022-06-09 杂谈 157 ℃

  近日,媒体报道中一女子打赏外卖小哥最终遭网暴后不幸离世的消息,仍在持续发酵中。朴素的善意最终以一地鸡毛的网络暴力收尾,让不少人扼腕叹息。

  “网络暴力”进入公众视野可以追溯至10多年前,但我们可能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网暴与你我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就近来发生的网暴事件来说,受害者或者是社会关注度高的“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是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的新闻人物,这或许让不少人认为,单单自己的身份而言,就具有网暴隔绝“特质”。然而,前述悲剧的发生说明,并非如此。这或许也是网络暴力泛化的最新佐证。网络暴力何以形成?舆论一直没有停止追问。从传播学的视野来说,不少理论都具有阐释力。正如社会所达成的共识,互联网的“匿名效应”,给与人们挣脱现实社会各种规范的“勇气”,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给肆无忌惮的言行以“安慰”。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让暴力话语得以快速“集结”。在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中,“沉默的螺旋”效应显现,大多数人的沉默让喧嚣的少数人形成了对于舆论气候的错误感知,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和鼓励的,继而越发大胆和极端。

  复盘一些网暴事件还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攻击都是基于或者说始于一种道德判断,尽管这种道德判断是盲目的、偏激的,但施暴者却自以为是,将这种道德判断强加在受害者身上。比如,他们嘲讽200元的快递报酬系“精致”“吝啬”,奥运冠军收藏某品牌运动鞋就是“跪族”等等。面对网暴,任何试图摆事实、讲道理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反倒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情绪劳动”的线索和资源。动辄拿起道德大棒,占据制高点征讨他者,肆意进行污名化,展现自我道德优越感,贬损受害者,支配网络暴力施暴者的几乎都是道德意识。这固然与我们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中所形成的泛道德化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有关,同时也要看到,在多数网络暴力事件中,都能找到刺激性的的信息要素。若对这些具体的信息要素做进一步抽象处理,或归于社会流动与区隔、社会保障及信任等现实“母题”,或归于“公正”“平等”等价值诉求。在施暴者偏激的道德心理背后,或多或少能窥探到其所指向的社会冲突,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焦虑。

  认识和治理网暴需要超越传播学的视野,在传播机制之上还有更为复杂的演化机制和生成土壤需要研究。由此可以说,治理网暴,平台积极担责固然重要,法律严厉打击也实属必要,但这还不够。一些网络平台已设计开启“防暴模式”,或加强敏感词的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和专家也提出要强化网络实名制,并对商业“水军”重拳出击。我们乐见这些努力能有效遏制网暴升级,更期待有超越此视角的治理之策。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